2016年Apple  AirPods上市,開始了真無線的風潮,真無線藍牙耳機自 2017年開始快速地成長,2018年真無線耳機銷量超越傳統藍牙耳機,2019年蘋果推出 AirPods Pro 降噪真無線耳機,2020年多家廠商投入降噪真無線市場。Apple 這樣的持續升級真無線耳機的做法,讓一些3C大廠如三星、Google、微軟表示要推出真無線耳機。這類產品預計在2021年會有數以千計的品項讓大家選擇,在這樣資訊爆炸的狀況下,我們特地整理體驗過的產品經驗、國外專業評測文獻,從基礎的真無線藍牙知識開始介紹,並且歸納出各真無線藍牙耳機的相關特色,供大家參考,希望藉由本文的資訊,幫助您快速地依照需求找到理想耳機。

sol republic amps air + 降噪耳機

圖片來源:SOL REPUBLIC

本文大綱

壹、前言

貳、耳機介紹

參、現況與挑戰

肆、怎麼挑選真無線耳機

伍、全球真推薦評測文章

陸、推薦 2020 真無線藍牙耳機

 

直接看結果 TOP 15
直接看結果 TOP 5
直接看結果 TOP 1

壹、前言

在藍牙的發展史上,藍牙技術不斷地改革及創新,從單耳耳機,到頭戴式耳機、藍芽耳機,及最近火紅的真無線藍牙耳機,這些演變可看出藍牙耳機的快速發展,但無論是快速發展,還是市場炒作,消費者端收到的都是較末端的資訊,希望透過本文的介紹,讓大家在瞭解真無線藍牙之餘,也可選到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貳、真無線藍牙耳機介紹

(一)什麼是真無線耳機?與傳統藍芽耳差異?

傳統耳機跟真無線藍牙耳機到底差在哪裡?其實答案很簡單。主要就是看左右兩耳的耳機主體之間是否有線材相連結。一般無線耳機,為了維持一定的連線品質以及控制音訊同步,兩耳之間會有線材相連,而耳機則透過無線傳輸(通常是藍牙)與行動設備(例如:手機、PC、電腦、switch、apple watch、iPhone、PS)連接。

 

然而,真無線耳機則是指左右兩耳之間完全沒有線材相連,透過無線傳輸技術,使得兩耳可以連線運作,與手機配對播放音樂,真正實現不受線材束縛的自由移動。

 

真無線藍牙耳機少了兩耳之間的線材及控制器,可使用的空間更小了,所有的控制操作、通話設備、電池以及驅動單體等都必須做在小小的兩顆耳機主體上。因此其精密性及密和度更高,也因為這樣,其可放入的電池容量也相對減少,因此其電力較傳統藍芽耳機時間更短些,必須搭配耳機充電盒使用,才能擁有較長的使用時間。

Amps Air 真無線耳機採用白金級驅動元件,讓真無線耳機享有音響級音效

示意圖:SOL REPUBLIC AMPS AIR 

 

(二)運作原理

真無線耳機不像傳統耳機是用線纜連結兩耳耳機,它的傳輸原理是透過藍芽與手機連接,手機將音源訊號傳輸至的主耳機,再由該主耳機將音樂資料透過無線訊號傳至副耳機。如下圖所示:

1. 手機(Device)透過藍芽傳送到主耳機(MAIN EARBUD)

2. 主耳機(MAIN EARBUD)以無線傳輸將訊號傳至副耳機(2nd EARBUD)

真無線藍牙耳機配對示意,讓充分瞭解,主耳機及副耳機的連線方式

A.藍芽配對:主耳機與裝置互相配對 B.主耳機與副耳機進行連結;圖片來源:JLab Audio

 

隨著晶片技術持續進步,目前有新型態的連線技術產生。左、右兩邊的耳機都可以當作主耳機,這樣的連線方式可以減少主耳機的負擔,同時電力部分也可以大幅提升。2019下半年出廠的新產品,都有採用這樣的技術,讓耳機電力至少可以提升到 6 小時以上,相信 2020 年,電力的部分會再持續提升。 

 

另外,也有新的 TWS Plus 技術可以直接支援兩支耳機與手機連線,減少耳機做主機連線橋接的負擔。如下圖右側圖示, TWS Plus 運作時,讓左右耳各自負責,這機制改善延遲與電力表現。有了支援 TWS Plus 的耳機,也須搭配 TWS Plus 的手機才能。目前手機藍芽晶片至少搭載 高通 Snapdragon 845 等級以上晶片才行,如果是 iPhone 系列產品就沒有辦法了。

 

真無線藍牙耳機連線方式

圖片來源:JLab Audio

除了 TWS +外,目前已經有更新的技術叫真無線鏡像,這個新的技術兩個耳機都可以做主耳機,手機會將音訊資料,傳給兩支耳機,所以如果使用中任意關閉其一,另外一支也可以持續撥放。同時,如果我們在做左右耳切換的時候,可以輕鬆地無縫接軌,目前使用的耳機並不多, 未來使用高通QCC514X和QCC304X晶片系列的耳機,都有機會支援這項功能。

真無線鏡像

真無線鏡像

 

參、真無線耳機現況與挑戰

真無線耳機目前受限於技術發展,仍有一些問題需要克服,才能有最好的表現效能,其目前現況及未來挑戰概述其問題如下:訊號傳遞距離長、連線不穩定、無線音訊品質需提升、電池效能、麥克風收音不佳等。以下分述之

 

(一)藍芽傳輸延遲

不像傳統無線藍芽耳機可同時將訊號傳遞到兩耳(兩耳間有耳機線連接),真無線的連線配對方式,是主耳機最先受到訊號,接著再將訊號傳遞給副耳機,為了平衡左右耳的同步率,須先降低主耳機速度,並配合副耳機接收訊號及處理的時間,導致耳機與行動設備間會有些延遲。一般來說,只是純粹聽音樂並不會注意到這時間差,但若是看影片或是玩遊戲,可能就會有不好的體驗。
 

再來探討一下延遲這事,參考下圖,Humes, Larry 在2009年的人類神經反應時間的研究,眼睛視覺平均反應時間約 20ms,耳朵聽力的平均最反應時間是 50 ms。如果以最小的反應時間來看,視覺可以到只能檢測到13毫秒的延遲,聽力大約只能感知到20毫秒,換句話說,如果有藍芽產品可以做到延遲在20毫秒以下,那基本上在人類的感知極限下,就是沒有延遲了。

undefined

參考文獻: Humes, Larry E., et al. "The effects of age on sensory thresholds and temporal gap detection in hearing, vision, and touch." Attent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71.4 (2009): 860-871.

 

如果您不是很瞭解延遲是什麼,可以參考這一個影片,同步撥放音樂,經由有線喇叭及無線喇叭。在沒有使用藍芽低延遲的 aptX Low Lantency 時聽到的音樂是兩個聲音的,但是有使用aptX Low Lantency功能時,聽到的聲音幾乎是同步。

 

參考外國 Rtings 網站的實際使用使用 Plantronics Backbeat Pro 2 測試,藍芽的各種音頻延遲如下。參照上述,其實延遲接近20毫秒的時候,人類的感知是無法判別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線跟藍牙aptX LL 聽起來幾乎是一起在撥放音樂。

  • 有線 : 7ms
  • 藍牙SBC : 173 ms
  • 藍牙 aptX : 166 ms
  • 藍牙 aptX (Low Latency) : 34 ms

 

如果你很重視延遲這件事情,建議可使用有線或是藍芽 aptX (Low Latency) 的耳機來使用。設備來聽看影片,只是目前支援藍牙 aptX (Low Latency)的設備還不多,需要另行買轉接器使用。 延遲的情況隨著藍芽技術不斷的提升,有越來越好情況,相信不久的將來,藍芽6.0問世後,延遲的部分會降得更低。

 

(二)連線訊號穩定度

藍牙很容易受到障礙物干擾以及人體吸收,因而造成連線斷斷續續的問題。除此之外,因為藍芽也與 Wi-Fi 和其他大多數無線產品一樣位於 2.4GHz 頻段上, 如果你在健身房、捷運站、辦公室等太多信號干擾的地方使用,有很高的機率,連線會斷斷續續。這就像是一條高速公路上塞滿了車,你一定會動彈不得。具體建議的改善辦法如下:

1. 在空曠無障礙的環境下使用

2. 盡量將手機靠近主耳機,避免距離過遠的情況

3. 避免在人多(干擾多)的地方使用

一張圖讓你秒懂 2.4 G 頻道有許多無線設備都在使用

可以把在尖峰時段的 2.4 GHz 頻段想像成一條塞滿車的高速公路。圖片來源':SOUND GUYS

 

(三)無線音訊品質

 

SONY 提供的音源編碼示意圖

傳統藍牙音頻 SBC 的傳輸過程會造成許多音質損失,圖片來源:SONY、網路


如果拿有線耳機跟真無線耳機比較,那絕對是有線耳機比較好。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要從藍牙傳輸過程說起,在我們使用藍牙音頻設備時,像是手機、PC、電腦、switch、apple watch、iPhone、平板等會對我們所要播放的音頻進行即時編碼,然後編碼成數位訊號經由無限藍牙傳輸到耳機,耳機再將接收到的數位編碼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

 

為有利傳輸,資料會有損壓縮,所以耳機上聽到音樂已非當初的原始音檔。藍芽傳輸音頻編碼因為各家廠商技術差異,從藍牙傳輸流量來看,分別是SBC < AAC < aptX < aptX HD < LDAC。LDAC 是 Sony 自行開發的藍牙音訊編碼技術,但目前僅限在Sony自家產品上使用。

藍牙耳機音源編碼示意圖

不同藍牙音頻編碼的音質與傳輸速率圖,圖片來源:電腦王阿達

 
高規格的藍牙音頻編碼格式,以高品質的音頻壓縮技術取得較好的音質,像是藍牙音頻編碼技術中 LDAC, aptX, aptX HD 等較接近CD的音質,AAC 次之,SBC 則是基礎一般的編碼格式。不過也要注意音源端設備(如:手機、PC、PS、電腦、switch、apple watch、iPhone),也要支援高品質的音頻編碼才行。

一張圖讓你秒懂藍牙耳機音源編碼 SBC aptx AAC LDAC

不同藍牙音頻編碼技術的連線品質。圖片來源':SOUND GUYS

 

目前 iPhone系列支援到 AAC, SBC;Android 手機依規格支援到 aptX, aptx HD, aptx Low Lantency;Sony 系列手機則多增加 LDAC部分;目前已經有廠商在規劃新一代的藍牙音訊稱為LC3,這個新的編碼,採用的是新的音訊無損技術,可以使耳機功率消耗更低,音質水準更高。

 

藍牙音頻編碼只是耳機音質的音訊來源的壓縮協定,並不一定代表較高的壓縮規格,耳機表現出來的音質就比較好。下面是使用 Samsung Gear IconX 耳機 進行的測試。 影片上段藍色部分是原來的音訊檔案,下段藍色部分是使用SBC壓縮規格。大家可以試試看能不能聽出藍芽編碼的差異。

 

(四)電池效能

在真無線耳機發展初期受限於耳機大小,電力無法有長效的表現,同時在考慮耳機配戴舒適度的情況下,耳機主體也無法設計過大。所以普遍解決方案,就是將充電盒設計的較多一些。每次使用完畢後,放入充電盒中,不僅可以充電,也做到了收納的效果。

 

真無線藍牙耳機電力比較

各家廠牌電池壽命。圖片來源':SOUND GUYS

 

2017年真無線耳機剛上市時,耳機電力大多約3小時左右,隨著技術進步,2019 藍牙5.0普及化,主流電力大約是 6-8小時,而充電盒大多可為耳機充電2-3次。耳機的電力受到音量大小、傳輸距離遠近等因素的影響。換句話說,音量愈大、連線距離愈遠,電量消耗愈快。基本上,電力使用時間在標榜電力 70%-80% 的區間內都可接受。

 

(五)麥克風收音限制

真無線耳機不像傳統耳機,可以將麥克風製作在耳機連接線材的控制器上(這樣離嘴巴較近,收音較佳),真無線耳機只能將麥克風做在耳機主體上,這使得麥克風距離嘴巴較遠,因此常常有收音不佳,聲音聽起來過小、過遠等問題。若遇到風大、人多吵雜的環境,對方可能聽不清聲音。

 

小結

傳統藍芽耳機已經走了超過10年的進展,許多問題在技術提升後才獲得改善,然而真無線耳機,是 2-3年開始蓬勃發展,技術上,尚有許多可改善的地方。上面提到的一些問題,如延遲、配對、連線穩定、音質、電力、麥克風收訊等等,各家廠商都竭盡所能,將耳機內各組件達到較佳的整合,惟事物的演變及發展,皆需有環境、技術及時間的整合,方能得到革命性的創新。

 

目前的真無線耳機某些功能上,還是不如傳統耳機,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其便利性,完全擺脫線材的束縛,如果你想要立即擁有創新科技產品的便利性,那我們建議繼續往下閱讀,讓我們跟您介紹,如何挑選這類型的產品。

 

跳到推薦耳機直接看

直接看結果 TOP 15
直接看結果 TOP 5
直接看結果 TOP 1

 

肆、怎麼挑選真無線耳機

上一章節中,已經對真無線藍牙耳機面臨問題與挑戰做一個概略的說明,所以如果你有規劃要買真無線耳機的話,購買前請注意的下列幾個重要面向:藍芽延遲、連結穩定度、音響品質、控制操作、電池續航力、運動防護、舒適穩定度、外觀造型、其他特殊功能等。在充分瞭解技術面後,相信您可依需求找出合適的耳機了。

 

(一)藍牙延遲

說到藍芽延遲就不能不提到國外專業耳機評測網站 SoundGuys 實際用耳機與手機做的實驗,其採用Huawei Mate 20 Pro、Samsung Galaxy S10、OnePlus 6T、Google Pixel 3 XL等手機與耳機進行延遲實驗,實驗結果,SBC, AAC, aptX,aptX HD, LDAC等音頻編碼造成的延遲並不高,但是耳機與手機的相容性反倒會是延遲的重點。

 

就像下圖 SoundGuy 做的測試, Google Pixel 3 手機不管用哪一個音頻編碼,延遲都是比別人低,因此,可以假設,其實延遲的最大影響因子是手機。最後,我們也提供您一個方式,如果還是很在意延遲的話,可以實際到耳機試聽地點,用你您手機實際測試耳機連線,這樣是最準確的。同時,附上耳機人專業媒體整理的  全台耳機試聽地點資訊 給您參考。

undefined

圖片來源 SoundGuy

 

SoundGuy 這個實驗是在2019中左右的測試,在2019下半年起,耳機晶片市場技術進步提升得相當快,蘋果 AirPods Pro 從 W1 改良為 H1 晶片,Qualcomm高通進入QCC5000系列晶片,Realtek瑞昱升級 RTL8763 系列晶片、Airoha絡達推出 1536U 晶片,這些升級讓各類藍芽耳機延遲降低 30-40 %,再結合 TWS 升級為 TWS Plus 技術,在延遲、電力的部分持續改善,在 2019年底推出的新款真無線耳機,已經明顯的進步了,未來延遲的影響,相信為越來越小,逼近傳統藍芽耳機或是有線耳機了。

 

參照上述,如果音訊編碼採用 SBC 規格,可以有低延遲的效果,因此已經有不少耳機廠商,已經有將低延遲模式做到耳機內,像是知名品牌 JLab 的 Epic Air ANC, Epic Air Sport ANC, JBuds Air Play 系列耳機,都有提供低延遲模式,讓使用者選擇,這樣對於追劇或是手遊的玩家還算是滿友善的。

 

(二)通話品質

真無線藍牙耳機因為先天上麥克風的距離較遠,所以聽話品質通常表現得較差,目前市面上通話品質表現好的真無線耳機多為與Apple AirPods Pro 一樣,有多一根柄的耳機,例如: AirPdos, Airpods Pro, Jabra Elite 65t, JLab JBuds Air Executive 、Redemption ANC等,透過長柄讓麥克風更貼近嘴巴

 

並非長柄的真無線耳機通話品質就好,上述提到的 AirPods Pro, Jabra Elite 65t, JBuds Air Executive 等,單邊耳機都搭配2個麥克風,一個麥克風收環境音後抵銷;另一個麥克風指向嘴巴收音。搭配的通話降噪技術,如: CVC 8.0, JLab C3等,讓接收端有較好的通話音效。綜合上面的說明,歸納通話要好的重點如下:

  • 具有接近嘴巴的麥克風收音位置(長柄)
  • 單耳機具備2個麥克風以上 
  • 支援通話降噪技術(如 CVC, C3)

蘋果 Apple AirPods Pro 真無線藍牙耳機,有抗噪功能、環境音、入耳式、高清音質

圖片來源 Apple

 

隨著通話需求越來越高,已經有不少耳機做出單耳3支麥克風的規格,像是 Epic Air ANC 、Epic Air Sport ANC ,這兩款耳機都已經做到單耳3麥克風,雙耳6麥克風了,實際測試通話結果,單耳3麥克風的效果,幾乎是玩勝2麥克風的,所以如果重視通話品質,可以開始考慮單耳三麥克風的產品。

 

(三)連線穩定度

真無線耳機因為多兩耳間的無線連線,所以在連線穩定度上更需慎選。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最新藍牙版本分別是 2014 年發表的 藍牙4.2 以及 2016 年發佈的 藍牙5.0,這兩個規格其實都是目前較成熟的技術與規格。所以如果是藍牙4.2規格以上,基本上都還算是穩定的產品,在配對及延遲上的表現,藍牙5.0會較好一些。

 

但是真無線耳機在傳輸上,仍較傳統藍芽耳機複雜,建議跳過4.2的藍牙晶片,選擇藍芽5.0以上,同時建議選擇大廠品牌的晶片,選擇Apple、高通、博通、瑞昱、絡達、恆玄、卓榮等大廠晶片,這些晶片廠都是上市上櫃公司,同時在晶片業裡面也超過10年以上的經驗,在穩定性上,是值得信任的。

 

因為藍牙有其規格,晶片有其等級。但是大多數的人是不會知道原廠是採用什麼樣的晶片,所以一個簡單的方式來做區分,那就是品牌,如果您是購買有品牌的產品,基本上,不管是藍牙4.2或是5.0,大多數的品牌耳機商還是會顧好自己的品牌名聲,採用穩定度高的晶片;如果您購買的是沒有聽過耳機品牌,那我們會建議您選擇藍牙5.0的規格為宜。同時我們也會建議,如果您很注重延遲的情況,請實際測試遊戲吃雞、觀看 Youtube 、 NetFlix 、愛奇藝進行延遲測試最準確。

 

2020 年已經有廠商推出藍牙 5.1 規格的產品了,像是新一代的 B&O BeoPlay E8 3.0 ,MOMENTUM True Wireless 2 都是採用最新的藍牙5.1規格,最新藍牙5.1規格支援,藍牙設備位置確認功能,可以精準定位另一個藍芽設備的方位及位置,這樣的設計對於真無線耳機有更佳的定位效果。

 

此外,藍牙5.2的商品,也在2020 Q4慢慢上市了,藍牙5.2比起藍芽5.1、5.0,多了低功率音訊,這也像藍芽5.2的商品,在電力表現上,直接都提升到單次10小時以上,像是目前最新出品的 JBuds Air ANC ,就是採用最新藍牙5.2技術,想要嘗鮮藍芽5.2的玩家可以體驗看看。


(四)耳機音質

耳機的音質有許多決定要素,要認真論述起來,這篇文章要增加好幾頁了。歸納兩大類,第一大類,硬體組成;第二大類,音樂聲波表現成果。第一類硬體來說,耳機的音質與耳機的組成結構如發聲結構、驅動單元、DAC 數位類比轉換器,再來就是其表現出來的幾個特色,如:敏感度、阻抗、響應頻率等等。以下我們分項論述之。

 

1.耳機發聲結構

耳機的發聲結構是一個很難進行比較評比的項目,舉例說明,例如:洋基隊裡面有很多要價超貴的明星球員,卻不一定每年拿世界大賽冠軍,反觀,有些小隊伍,團隊合作佳,上壘率高,中繼群強,互相磨合後,整體戰力強,這樣的情況下,反而拿到的世界冠軍。

 

我們想要表達的是耳機的聲音並不會因為某一個組件就變得很好聽,而是要整體來看其發聲結構產生的聲音共鳴好不好,常常我們會看到產品的文案裡面說明 : 使用高通 aptX 頂級晶片、採用業界最輕石墨烯單體、動圈/動鐵單體...等看起來相當厲害的文字說明,這樣的說明,就是掉入我們一開始舉的例子裡,光靠單一要件,很難評斷它的聲音好或不好。

 

那麼好的聲學結構耳機要怎麼挑選呢? 說真的光用看的產品規格的方式,是沒有辦法了解的。只能說利用品牌力度,來做一個差異的比較,例如:鐵三角、Apple、Sony、Bose、JLab、Sennheiser 的耳機聲學結構應該就算不錯的。再來就是要現場試聽了。

 

undefined

耳機結構圖

 

2.驅動單體

undefined

引用 wiki 耳機介紹的基本原理來說明(https://zh.wikipedia.org/wiki/耳機),引用其內容「....通常而言驅動單元的直徑越大,耳機的性能越出色,在消費級耳機中驅動單元最大直徑為106mm(Audeze LCD4),一般為旗艦級頭戴式耳機。...」,我們自己實際測試幾個真無線耳機的結果也是這樣,驅動單體越大,音效越好。同步彙整耳機驅動單體如下供參。

 

品牌

型號

驅動單元大小

B&O

BeoPlay E8 3.0

5.7 mm

鐵三角

ath-cks5tw

10 mm

Jabra

Elite 75t

6 mm

Marley

Liberate Air 

5.8 mm

Sonabuds

2 pro

6 mm

sennheiser True Wireless 2 7 mm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2 pro 11 mm
Cleer Ally Plus 10 mm

資料來源:各品牌官網公告規格

 

但也不是說驅動單元大就一定愈好,只能說他愈有能力去表現得很好,當然如果是音效品牌起家的耳機,相信在大驅動單元的加持下,音效的表現一定會比較優異的。同理,如果你選擇的耳機不是大廠,你又想要求很好的音效的話,那麼請你瞭解一下這組耳機的驅動單元大小。
 
 
音效的優異除了靠驅動單元大小,驅動單元的設計也會有所影響,最常見的為動圈和動鐵,所以如果你對音效特別在意的話,我們會建議實際試聽後,再做出決定。
 
動圈動鐵的比較
 

動鐵耳機易於驅動,比動圈還要靈敏,不論是聲音細緻度還是解析力皆表現比動圈耳機好。此外,動鐵單元的製造技術與組成比較複雜,成本較貴;而且動鐵單元的結構特性導致低頻表現不及動圈,所以有些設計出現了專門處理低頻的單體,有助於改善低頻的質感。

 

動圈結構的低頻表現佳,聲音低沉厚實、動聽且自然,且因為技術很成熟,所以生產成本較低。動圈耳機體積通常較大,無法輕鬆放入耳道內。然而,動圈單體的分析力、層次感及聲音密度等各方面均略遜動鐵耳機。

 

近期已有耳機將多單體在同一真無線耳機,像是 SoundPeats TrueEngine、mifo O7, Astrotec S90 Pro等,也有將動圈跟動鐵單體做一起的,如: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2 Pro,並不是驅動單體多就是表示音質好,單體數量越多,干擾的情況越嚴重,所以也要好的調教及測試,才能表現其優異之處。多單體的技術在真無線市場剛起步,因此選購時,建議一定要去試聽,減少對音質期待的落空,並確認自己是不是能接受多單體所造成低噪。

 

最後我們在給大家一個建議,因為真無線耳機多為入耳式設計,噪音隔絕是影響音質的一大重點,若耳機與耳朵不夠緊密貼合,就容易有聲音洩漏的問題,不只影響旁人觀感,也會導致聽感不佳,建議配戴時,盡量挑選最符合耳型的耳塞(當然廠商若有附贈愈多耳塞、耳掛等輔助配件愈好),使用上也會更舒適、穩定。

 

3.DAC 數位類比轉換器

在藍芽耳機音訊的傳遞是「數位訊號」,加上藍芽的頻寬限制,傳遞時都須經過「壓縮」的動作,耳機在接收到壓縮到的數位音訊後,必須有晶片將它「解壓縮」,還原成正確的「數位訊號」,然後再透過 DAC 數位類比轉換器將聲音透過驅動單體發出優美的音樂出來。

 

這一個數位轉類比的過程,是耳機廠的商業秘密技術所在,通常我們市面上看到的耳機晶片、驅動單元、組件...等,一般耳機廠商,上下游的供應鏈都可以買的到,但是 DAC 要做得好的話,是要耳機大廠的商業機密,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看到規格不是很好的耳機,但是其聲音表現得非常好,所以買耳機單看規格不準,就是因為這個 DAC 的功力。

 

在有線耳機的時代,如果你想要有好的音質可以買一個好的DAC(如下圖),然後在接上有線耳機,DAC等於是一台音響的擴大器,有玩過擴大器的玩家一定知道,擴大器如果夠厲害,喇叭的音效表現絕對是如虎添翼。而在真無線耳機的世界裡,擴大器的DAC已經做在耳機主體裡面,而喇叭就相當於耳機的驅動單體。

undefined

傳統有線耳機DAC

 

4. 敏感度(Sensitivity) 與 聲壓 ( SPL, Sound Pressure Level)

 

undefined

資料來源: https://www.makeuseof.com/

 

靈敏度表示電信號轉換為聲音訊號的效率。聲壓 ( SPL, Sound Pressure Level)是測量靈敏度的方式,通常為每毫瓦SPL的分貝表示(儘管對此沒有絕對標準)。市面上大多數耳機在 85 - 120 dB SPL / mW 的範圍內。

 

這邊提供一下基本環境音數據給大家參考,正常的城市交通環境音量約為80dB,人類大聲喊叫聲為105dB,飛機噴氣式起飛為130dB,被認定為噪音的限制值為約為120dB,而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報告說明,長時間暴露於超過85dB的SPL會導致聽力下降的危險。一般來說靈敏度越高越好。

 

5.響應頻率

頻率響應表示耳機可以顯示出音頻頻率範圍。以赫茲為單位,數字越低表示低音會越低;數字越高表示高音可以越高。大多數耳機大約都是 20-20,000Hz 的頻率響應,與人耳的頻率響應相匹配。 例如,如果您想要大量低音,則應尋找支持低低音頻率的耳機。

 

一般人類的聽力約 20 - 16,000 Hz 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到的頻率會越來越少,太高或太低都沒有辦法聽清楚。下面有一個聽力測試,大家可以玩一下。測試一下你的耳多有多年輕。

 

同時我們也找一些耳機響應頻率資訊資料讓大家參考,大家可以看到,等級越高的耳機,響應頻率做的越廣,但是一般性的耳機,就是以20-20,000Hz為主要響應頻率範圍。

 

品牌 - 型號

價格

響應頻率

SENNHEISER 

73,900

6- 48,000 Hz

Beyerdynamic T1 2nd Generation

40,000

4 - 50,000Hz

鐵三角 ATH-IEX1 

38,800

5 - 50,000Hz

SONY WH-1000XM3 9,990 4 - 40,000Hz

JBL T450BT  

2,650

20-20,000Hz

資料來源:各品牌官網公告規格

 

(五)控制操作

目前真無線耳機常見的操作方式,主要分為實體按鈕、觸控面板以及體感操作。因為真無線耳機體積較小,大多數會在左右耳機分別配置一顆實體按鈕,藉由實際按壓、觸控進行操作,目前真無線耳機多可做到全控制:歌曲撥放、音量調整、電話接聽、呼叫語音助理等。

 

觸控按鍵優點: 按壓不會造成耳朵壓力

觸控按鍵缺點: 組合按鍵使用時容易產生誤觸、無法耳機直接關機(部分耳機需放入充電盒才能關機)

實體按鍵優點: 按鍵點擊確定性高(不易誤觸)

實體按鍵缺點: 耳朵易有壓力

 

部分真無線耳機內建傳感器的真無線耳機,可透過點頭、搖頭、擺頭等體感控制,進行接聽/拒接講電話、line通話或切換歌曲等指令。

 

無論是何種控制方式,一般使用者都要花上一些時間來記憶才能上手,所以對不熟悉3C科技產品的人來說,可能要多學習一下了。

 

(六)電池續航力

 

 

 

真無線藍牙耳機充電盒示意圖

 

 

 

市面上的真無線耳機,基本上都附有額外的收納盒,為耳機充電。圖片來源:BlueAnt Audio


目前市面上的真無線耳機實際電力都落在 3 - 10 小時左右,因此挑選時,盡量挑選標榜超過3小時以上的規格,因為實際使用上,電池壽命還會受到音量、距離等因素影響,進而使實際電力打折扣。另外,還要注意市售真無線耳機標榜的電力時間有兩種:

 

1. 耳機本身的電量

2. 耳機加上充電盒電量的「總體電力」

 

所以選購時要注意,電力規格指的是哪一個,以避免買錯。

 

使用真無線耳機,一般來說,我們會在用完時放入充電盒充電,所以耳機本身的單次電力很重要,如果你是通勤族,搭車時聽一小時左右,那麼我想,3小時的單次使用電力很足夠了;但是如果你是跑馬拉松選手,那麼就要選擇單次可以使用 4-5小時以上的耳機了

 

另外,也可以注意耳機是否具備快速充電的功能,以防臨時急需用耳機卻忘記充電的窘境。同時,也提醒長途旅行/飛行的朋友,若想要享受連續 5-6小時以上的安寧,可以選擇具備 ANC 主動式抗噪耳機,電力上會比較長效,也符合您的需求。最後我們彙整一些耳機電力如下表:

品牌

型號

單次使用電力
(部分耳機標示最長)

Marley

Liberate Air

9 小時

鐵三角

ath-ckr7tw

6 小時

sennheiser

momentum

4 小時

B&O

PLAY E8

4 小時

鐵三角

ATH-CK3TW

6 小時

Creative Outlier Gold 14 小時
JLab Epic Air Sport ANC 15 小時

資料來源:各品牌官網公告規格

 

小結,目前真無線藍芽耳機電力至少都可以在單次使用6小時左右,所以建議您最好可以選購耳機單次電力可以達6小時以上的產品,才符合目前主流。


(七)防水防護

真無線耳機的便利性,讓很多運動的朋友多一些選擇,無論是配戴舒適性、防水性都有其相關規格,一般市面上看到規格註明 IPXX 即是,第一個 X 標明的數字為 固態微粒防護,也就是防塵等級,6 可完全防止灰塵侵入;第二個 X 標明的數字為 液體滲透防護,也就是防水等級,4 是一般防潑水,5 以上才可進行水洗清潔,7-8 則可以在一段時間內下水使用。

 

以下列出防塵防水等級給大家參考。

防塵

說明

防水

說明

0
沒有防護

0

沒有防水

1

可阻擋大於 50 um的懸浮微粒

1

可以阻擋垂直重力落下水分子液體

2

可阻擋大於12.50 um的懸浮微粒

2

可阻擋 15 度角重力落下水分子液體

3

可阻擋大於 2.5 um的懸浮微粒

3

可以阻擋 60 度角重力落下水分子液體

4

可阻擋大於 1 um的懸浮微粒

4

可阻擋所有角度重力落下水分子液體

5

可阻擋大部分的懸浮微粒

5

可以阻擋低壓力噴射水柱體

6

完全阻擋懸浮微粒

6

可以阻擋高壓力噴射水柱體

   

7

可以置入最深水下1公尺內30分鐘

   

8

可以持續置入超過水下1公尺內

資料來源:參考國際防護等級標準手冊彙整


真無線耳機按鈕大多設計於耳機主體上,運動時耳朵出汗狀況並不多,再者,在傾盆大雨的狀態下,多數人是不會外出運動的,所以我們會建議,IPX4 防水等級已經算是很足夠了,目前市面上的防水耳機持續提升,從 IPX4 到 IPX8 都有,IPX8 是可以水中游泳時使用。但目前一般 IPX4 到 IPX5 的耳機,已經符合大多數人需求。

品牌

型號

防水等級

SONY

WF-SP700N

IPX4

鐵三角

ath-cks5tw

IPX2

mcgee

ear one

IPX4

Plantronics

BackBeat FIT 3100

IP57

Pioneer sec e110bt IPX4
JLab JBuds Air Sport IP66
Creative Ourlier Air IPX4

資料來源:各品牌官網公告規格


小結,基本上有運動健身需求的,一定要挑選 IPX4 以上,才能有效防止汗水及雨水的侵入。當然所謂的防汗防水效果,還是可能因為使用超過一段時間造成耳機的防水塗層消耗,致使耳機防水能力下降/喪失。一般建議使用完畢後,務必確認耳機是乾燥情況下,再放入充電盒,避免汗水導致耳機短路故障。

 

(八)藍牙晶片

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知道晶片的功能是什麼嗎?

 

小編一開始也不懂,為了這個問題,寫信問了知名耳機品牌商(全球前10大耳機製造公司)的工程師,得到的回覆是,晶片主要處理「音源解碼」及「耳機控制」。這兩個主要功能讓我燃起心中好奇的小宇宙,鼓起勇氣打電話給這位工程師,以下是我與他的問與答:

Q1:請問現階段藍牙的音源解碼:SBC、AAC、APTX...等,哪一家晶片解析出來的數位音訊最好?

工程師回答:只要是同規格的數位訊號,解析出來都數位資料都是一樣。

 

Q2:耳機的主要控制:接聽講電話、line通話、歌曲控制、音量大小聲...等不超過10種控制組合,哪一家的晶片控制的比較好?

工程師回答:上面這些控制,基本上晶片商都可以做到。

 

Q3:請問你們銷售耳機到國外,外國朋友會問你們的晶片是什麼嗎?

工程師回答:國外的消費者基本上沒有在問晶片是什麼,因為沒有顯著差異

 

Q4:如果Jabra、 鐵三角、Sony、Bose、JLab, AUSounds、 森海塞爾...等真無線耳機給你聽,你聽的出來哪一家晶片嗎?

工程師回答:聽不出來

 

Q5:那你覺得真無線的重點是什麼?

工程師回答: 其實在藍牙4.2之前,很少有消費者會去問耳機是什麼晶片,因為根本不重要,只是因為目前是真無線藍牙耳機火紅,所以晶片炒作成一個話題來討論。一個耳機的好與不好,晶片或許佔有些許的重要性,但是不會是絕對的。

 

綜上所述,雖然工程師表示晶片不是很重要,但是因應許多詢問,我還是整理了一些藍芽晶片資料如下:

晶片品牌

晶片型號

高通

Qualcomm

QCC514X 、QCC304X

QCC30x

博通


Broadcom

BCM4375、BCM43752

絡達

airoha

AB1533、AB1532、

AB1531、AB1526

瑞昱

Realtek

RTL8763BM、TL8763BF/BFR,

 

RTL8763BS, RTL8763BA

恒玄

BES

BES 2000、BES 3000

 
整理了那麼多的晶片資料,只是單純想要瞭解記錄到底有哪些資訊而已。如剛剛耳機工程師回覆的答案,就算拿了數款真無線耳機來聽,也聽不出來什麼晶片。上面的資料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就好,但更重要的是,一款耳機你戴起來的整體感受與體驗。

 

小結:會寫這段晶片說明的部分,主因是許多讀者會私訊問我,某款耳機用的是什麼晶片...等問題。但是我覺得,用什麼藍牙晶片這個問題,可以說是自己困擾自己的「晶片迷思」。耳機的組成相當多,包括單體、耳機共鳴腔體、按鈕、電池、造型...等等,在 2017年真無線耳機剛上市時,當時晶片技術尚未成熟,其佔耳機的重要性較高,但是近年技術的進步快速,晶片商技術都已達到一定水準,其重要性已經不如從前。

 

(九)舒適穩定度

會選擇真無線藍牙耳機,基本上就是看重其傳統無線耳機做不到的便利性。因此真無線耳機的體積是否足夠輕便,配戴起來是否舒適、穩定不掉落,都是很重要的參考環節。就算它規格再好再頂級,如果跟你的耳朵不合,你戴了也不會開心。以下就常見的藍芽耳機配戴方式分述之:

 

1.入耳式真無線

真無線耳機大多數採用入耳式設計,只有少部分是採用耳掛式設計,且多數入耳式設計的單耳機重量大約 4 - 7 克,以這個重量來看,負擔會相對於小,畢竟傳統耳機需加上線材及控制器等重量,所以多數配戴時的重量因素影響較小。如果耳機的重量超過 7 克,我們會建議您要實際試戴了,再進行購買了。

 

另外,尚需注意入耳式耳機的切角角度,一般來說,最常見是 45%,這個角度是目前最常見的符合角度,大部分的人都是可以適用的,但是目前市面上會標示上述切角角度的耳機少之又少,所以有關這一點,我們這邊給您一個建議。如果您之前有發生過入耳式耳機戴到耳朵裡面戴不住的情況,那麼你在購買的時候,我們會建議您到實體店面體驗試戴後,再購買。

 

再來,耳機的耳內穩定器(小翅膀)的部分,多數傳統藍牙耳機重量落在 14 - 18 克,在長時間的運動下,舒適度就會受影響,如果有耳內穩定器協助固定,可以增加舒適度。以真無線來說,是不太需要這個耳內穩定器,因為本身的重量較輕,再加上運動時,並沒有線材晃動的向外拉力,所以耳機往外掉的情況非常少。所以不是重度運動者,那麼耳內穩定器就沒有那麼重要。

 

同時,我們也會建議可多測試真無線耳機附贈的耳塞、耳掛等輔助配件的數量、尺寸等等,通常擁有愈多組配件,你就愈能找到與你合得來的耳塞。合適的耳塞除了可以讓配戴更舒適外,也可以讓音效變的更優美,所以耳塞是相當重要的。

 

2.耳掛式真無線

如果你有實際戴過耳機跑完長達5小時的馬拉松的話,你一定可以深刻的體會,耳機配戴方式的重要,一般來說,1 - 1.5 小時的耳機配戴,入耳式跟耳掛式的配戴舒適度影響沒有那麼大,但如果高於這個時間,耳掛式的真無線耳機的優勢就會出現,畢竟耳掛式耳機整體的重量,是均勻地分佈在整個耳朵的上緣,所以單位面積分配的到的重量較小,簡單說,就是壓力較小的意思。所以如果您是重度運動愛好者,一次出去運動都是 2小時起跳的,那麼我們會建議你可以考慮耳掛式。

 

耳掛式耳機對於喜歡運動的朋友是很好的選擇

JLab Epic Air 真無線藍牙運動耳機擁有一體成型的耳掛設計;圖片來源:JLab Audio

 

(十)外觀造型

有一些蘋果用戶,會拋棄 Apple AirPods 使用它牌的真無線耳機,其一可能是因為有運動需求,其二就是它的外觀設計一直為人詬病,當然美感這種東西就是見仁見智,重點就是要對胃口。不過如果你無法接受耳朵外突出一根「炳」,市面上有非常多樣化的設計選擇,從千元有找到上萬塊都有,不怕找不到適合你的耳機。再者,真無線耳機因為體積小,所以比起其他耳機真的要百搭許多 ,不用擔心多出一條線會很突兀或奇怪。

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外觀設計

 

(十一)降噪功能

降噪耳機可以分為被動降噪與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在 AirPods Pro 尚未上市之前,大家很少會降噪功能來進行關注,但是在 AirPods Pro 上市之後,降噪功能逐漸被大家注意,越來有越多廠商加入降噪的功能行列,很有可能在 AirPods Pro 的推波助瀾下,降噪耳機將成為 2020 年的新主流。

 

被動式降噪原理(又稱物理降噪)

被動式降噪是透過,耳機主體放入耳朵時,利用耳機主體阻擋聲音進入耳朵,所以耳機廠商將耳機設計比較貼合耳窩,比較貼近耳道的方式,來達到被動降噪的效果,例如:像是IEM監聽設計的耳機,其被動效果是比較優異的。如果以耳機來說,TaoTronics Duo Free、Creative Outlier 系列,都是採用IEM監聽設計,被動降噪效果不錯的耳機。

 

主動式降噪原理

ANC (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主動降噪原理是使用耳機上外界噪音接收器(一般多為麥克風)接收環境噪音,再利用耳機內部晶片及演算法,產生與噪音的相反聲波,利用此反向訊號產生時,抵銷外界的環境噪音。因應上面這樣的消噪機制,所以耳機內也必須有相對應的組件來執行這樣的作業。

主動降噪耳機組成_工作區域 1

 

由於主動式降噪耳機是一個可以選擇性的功能,耳機端可以選擇開啟或關閉。在一般環境噪音不大,或者音樂撥放較大聲的時候,影響並不大。但是如果常搭飛機、或火車,有一個低頻噪音,聽久了會造成不適,這時候開啟主動式降噪,就會有很不錯的效果,同時聽到更好的音效。

 

(十二)充電功能

目前真無線耳機常見的充電方式有: MicroUSB, Type C, Lightning, 無線充電Qi等種類,我們這邊會建議可以選擇與手機一樣充電規格的耳機來選購,這樣出門跟手機帶同一條線即可。如果真的選到不一樣充電端口,建議可以選擇充電倉較大的耳機,即使外出遠門,充電倉也能持續供電3-5天沒有問題,也可以避免沒有帶充電線的問題。

 

(十三)其他特殊功能

真無線藍牙耳機求新求變,各家廠牌無不端出最新尖端科技,就看客人買不買帳,像是搭載 ANC 抗噪功能、可聆聽環境音功能,或是運動導向的心率追蹤、語音跑步教練等,當然也有睡眠追蹤、健康追蹤等功能,甚至還有即時同步翻譯功能,或是內建記憶體以儲存音樂。少數也有自己的官方 app ,可進行 EQ 音場模式調整,或是遺失找回的功能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採用愈多的先進技術,價格也會愈高。再者,各種精密科技都要塞進小小一顆真無線耳機裡,導致耳機主體也可能愈笨重。而且這些空間的佔據,也可能造成耳機電池大小有限,使得電力較有限。若要開啟這些附加功能,也可預期的會造成耳機耗電量大,電力消退迅速等問題。因此建議若有其他可替代的設備,像是心率追蹤,可交由心跳帶或是運動手錶來達成,耳機還是以基礎功能為主,再依個人需求,進一步挑選必須的功能。

 

小結

挑選真無線藍牙耳機不外乎就是注意它的連線、音質、操作、電力、防水、舒適度、外觀等。這些功能大多數可直接由規格上來瞭解,例如:連線規格、使用單體大小、電力使用時間、防水等級、入耳式/耳掛式、外觀造型等,所以如果您的使用需求跟一般大眾的需求差不多,那麼其實從網路上購買就可以了。

 

如果您是專業玩家,例如:需要  Hi - Res 的音質,要壯闊的音場、要看高畫質影音(連線穩定度要強)、跑馬拉松要用(舒適度及電力)....等,各項需求如果要講究一些,還是有很多規格無法從資料上比較一二,需有實體產品進行體驗才能有效找到合適的耳機。

 

最後,如果你喜歡創新的東西,想要APP客製化自己的音場,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耳機品牌做到了,像是 Jabra、B&O、Sennheiser、Anker Soundcore、JLab...等,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廠商持續技術提升,創造更多更棒的真無線耳機。

 

跳到推薦耳機直接看

直接看結果 TOP 15
直接看結果 TOP 5
直接看結果 TOP 1

 

伍、全球真無線耳機評測推薦

經過前面對真無線耳機的詳盡介紹與挑選建議,相信大家對傳輸原理、藍牙技術及應用、問題與挑戰都有更全面的瞭解。理想狀態下,建議還是自行測試、比較為佳,或者您也可以參考以下收集國內外專家所做出的評測推薦,這些挑選出的真無線耳機都是經由知名評測網站以及音響專業人員比較測試而出,品質都在水準之上。

 

第一篇  

2020 CES (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展) 最佳四款真無線最佳真無線藍牙耳機,全球最專業 3C大展殿堂選出四款最佳真無線耳機。

undefined

圖片來源:耳機人


第四款

Sennheiser Momentum 

第三款

Audio-Technica 日本知名品牌鐵三角 ATH-CKR7TW

第二款

中國品牌萬魔 (1MORE) 藍牙耳機

第一款

House of Marley ─ Liberate Air 藍牙耳機

 

第二篇

推薦 Tom's Guide 2020 最佳CP值真無線藍牙耳機 

未命名 - 2.jpg


 

1. JLab JBuds Air

2. Tribit FlyBuds 3

3. Taotronics SoundLiberty 79

4. Enacfire E60

5. Earfun Free

6. Aukey EP-N5

7. Plantronics BackBeat Fit 3100

8. Treblab X5

9. Anker Soundcore Life P2

10. Belkin SoundForm True Wireless Earbuds

 

第三篇

2020 Wired 專業耳機評測平台推薦最佳耳機

擷取1001.JPG

 


 

第一款 最佳精選
1More Stylish True Wireless

第二款 最佳CP值
JLab Audio Go Air

第三款 最適合 iPhone
Apple AirPods Pro

第四款 最適合運動 
Master & Dynamic MW07 Go

第五款  最適合運動2
Beats Powerbeats Pro

第六款 最佳降噪真無線
Sony WF-1000XM3

第七款 最佳語音助理
Google Pixel Buds

第八款 最佳電力
Creative Outlier Gold

第九款 最佳堅固
Jabra Elite Active 75T

第十款 最佳環境友善
House of Marley Liberate Air

 

 

陸、推薦 2020 真無線藍牙耳機

綜合評估上述論述及推薦,在全球市場持續推出新產品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有幾個品牌一直不斷出現,例如:JayBird, Sony, Apple, Bose, Jabra, JAM, JLab, BlueAnt, SOL REPUBLIC, Creative, Marley,Sennheiser  等等,上述這些品牌都是國際品牌,在全球各地受到各國專家、媒體的一致推薦,因此,經過綜合資訊及我們實際測試使用狀況,我們選出15款最佳真無線給大家參考:

 

 

15. Nuarl N6 Pro

Nuarl N6 Pro

產品特色

  • 數位及類比混合調音
  • 11小時長效電力
  • 單手全控制
  • IPX4生活防水
  • 快充15分聽2小時
  • 雙重複合振膜

 

日本 NUARL 文青耳機品牌 ,一切入耳機市場就是以真無線為主打,產品在規格、外型上,都有著濃厚的日本風設計感,感覺其品牌調性與同樣來自日本的 AVIOT 有點類似,在音質上也有著日系調音風格,聲音表現清晰、均衡,細節的表現優異,不會太過於強調某一個頻段。

 

Nuarl N6 Pro 在 ptt 與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2 Pro 受到廣泛比較討論,兩個耳機價位及聲音的表現都是相近。音質的部分 N6 Pro 的細節表現不錯,三頻均衡,聽抒情音樂時,人生較後;解析力也不錯,在聽交響樂時的定位,樂器處理有都有表現到位,以約四千元的價位來看,這款耳機是一款值得推薦的耳機。

 

14.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2 Pro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2 Pro
圖片來源:Anker Soundcore

 

 

產品特色

  • 8小時長效電力
  • 4支內建麥克風
  • APP 個人音效設定
  • ACAA 同軸圈鐵聲學設計
  • HearID 聲學聽紋辨識
  • 11 mm 大動圈單體

 

Anker 在 2012 自主研發出 4500m Ah 超薄行動電源,之後其開啟其許多3C配件的品牌之路,產品多以功能強大,價格極低的超高CP值為主打特點,在美國亞馬遜(Amazon)創下相當好的銷售佳績。近年來開始進入音效聲學市場,成立 Anker Soundcore 品牌,在藍牙喇叭、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上表現活躍,並推出了許多品質好的商品。

 

Anker Soundcore Liberty 2 Pro 主打 ACAA 同軸聲學技術,因為耳機內有較多的單體,所以在高音、低音頻率範圍表現上,不管是細緻度、分離度都表現優異。搭配 HearID 技術,可以讓使用者充分的客製化,在個人聽力校驗、音場的調整,都有著相當好表現,惟耳機音為多單體設計,其底躁稍微大聲,不認真聽是無法聽出,但如果介意低躁的朋友,建議購買前先試聽為宜,但仍瑕不掩瑜,是一款值得推薦的好耳機。

 

13. Marley Champion 

Marley_Champion_700.jpg


圖片來源:Marley

 

 

產品特色

  • 藍牙5.0
  • FSC 天然竹造型
  • 綠色科技再生材料
  • 8小時長效電力
  • 支援單耳使用
  • Type-C 充電

 

House of Marley 在喇叭的市場裡面蓬勃發展,許多大型店家像是法雅客、誠品都可以看到 House of Marley 竹子特色的3C產品,大片的竹子加上不織布的喇叭表面,給人很不一樣的文青氣質,加上音樂的撥放,讓環境氛圍、音樂及心境整合在一起,只要用過 Marley 的產品,很容易不小心就喜歡上他的自然純樸。

 

Marley Champion 真無線藍牙耳機,是繼 Redemption ANC 之後,推出的平價版本,少了 ANC 降噪及智慧感應功能。在音質的部分,仍保有 Marley 獨特的調音特色,在低音的部分,表現的還蠻不錯的。整體來看,如果想要以平價一點的經費來體驗 Marley 的產品,這款 Champion 的價位相當親民,只要2千出頭左右即可擁有,還算是滿值得推薦的。

 

 

12. SOL REPUBLIC Amps Air +

 AMPS AIR + 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AMPS AIR + 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

圖片來源:SOL REPUBLIC

 

產品特色

  • 高通 QCC5121 晶片
  • ANC 主動降噪
  • 白金級音效
  • 潮牌造型
  • 智慧感應
  • 矽膠氣動波紋配戴舒適

 

Sol Republic 在日本是排名前5名的耳機大品牌,如果你去大相機( bic camera)逛電子產品,可以很明顯地看到Sol Republic;在美國的話,如果你說潮牌耳機第一是 Beats 的話,那麼 Sol Republic 跟 Monster 就是穩坐2、3的寶座了,也因為是潮牌耳機的關係,Sol Republic 的產品設計一直有著相當不錯的設計感,再加上其相當不錯的音質,整體的風格很適合日本的Style,這也是為什麼他在日本可以持續維持高人氣的原因。

 

Sol Republic 早在 Amps Air 第一代推出的時候,就有人表示這款耳機的音質相當的好,不輸 AirPods ,同時外國許多發燒有也給 Amps Air 很高的音效評價。 Amps Air 2.0 的推出,強化了連線上的功能,也承襲了音效上的好聲音,讓 SOL REPUBLIC 這款經典 Amps Air 系列持續提升其口碑及評價。這次 2020 推出的 Sol Republic Amps Air + 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採用最新高通QCC5121 晶片,支援ANC主動降噪、環境音通透模式、智慧感應音樂撥放,這幾項新的功能,可以說是2020年將會主推的功能。音質的部分,Amps Air+ 的音效比 Amps Air 2.0 更優異,三頻的解析力很溝,低、中、高頻聲音層次分明,低音的部分也有強化,但不會蓋掉中、高頻段的音場,整體的音質的評分相當的高,我們給予很高的評價,因此入選2020排行榜。

 

 

11. Jabra Elite 85t 

JABRA 85T

圖片來源 : Jabra

 

 

產品特色

  • 藍牙 5.0
  • IP X4
  • ANC 主動降噪
  • 高品質通話清晰
  • 6 麥克風降噪技術
  • 單次 5.5hr 續航力
  • 支援環境音功能
  • Jabra Sound+ 支援
  • HearThrough 模式

 

Jabra 這個品牌在藍牙耳機通話技術上有著深厚的功力,許多商務用的會議與音設備都是出自 Jabra,其獨家通話降噪演算技術,讓通話上特別清晰,也受到商務人士的青睞。因此 在 2018 年 Jabra 推出 65t 時席捲整個真無線耳機市場,2019再度推出新產品 75t ,到最近 85t 的上市,除了增加了 ANC 功能外,整體的規格都有相當不錯的提升。

 

Jabra Elite 85t 比 75t 的功能更全面,內建的6組麥克風,增加HearThrough 功能,搭配 Jabra Sound+ APP,音場可以相當的客製化,例如:個人情境設定、等化器、側音等功能。喜歡客製化調音的玩家,可以試試這款耳機,有種感覺從音頻產品升級到科技產品,85t 也是一貫保持相當不錯的音質,可以說是集聚功能與音質的真無線耳機。
 

10. SONY WF-1000XM3 

SONY WF-1000XM3

圖片來源 : SONY 

 

產品特色

  • 首款真無線主動式降噪耳機
  • 藍牙 5.0
  • SONY獨家降噪晶片
  • 單次 6hr 續航力
  • USB TYPE-C 充電
  • 獨家客製化APP設定
  • 觸控操作

 

Sony 跟 Bose 在降噪領域上一直名列前茅的兩個大品牌,在主動式抗噪耳罩式耳機的競爭上,兩個品牌互有領先,也各有各的支持者。這次SONY率先推出主動式抗噪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可說是拔得頭籌,領先全球,目前市面上對這支耳機有很好的正面迴響,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品牌加入主動式抗噪功能。

 

這次的 WH-1000XM3 造型上比WH-1000X 更加現代感,各種功能也都大幅提升,最主要的抗噪功能最引人注目,雖然說沒有辦法像耳罩式抗噪耳機有這麼好的抗噪效果,但是可以達到60-70%以上噪抗實力,讓音質的呈現更加優美。這款耳機採用 SONY 最新獨家技術讓左、右耳機各自同步連上手機,讓延遲降到最低。另外有許多規格:環境音聆聽、自動降噪偵測、專屬HD降噪處理器QN1e 、DSEE HX將數位音樂升頻、經最佳化的天線設計...等,使得這款耳機的功能及音質表現的相當優異,值得推薦的一款耳機。

 

 

9. Marley Redemption ANC   

640.jpg

圖片來源 : House of Marley

產品特色

  • ANC 主動式降噪 
  • 高通QCC5124高階晶片
  • IPX4
  • Type C (USB C) 快速充電
  • 支援高通 aptX
  • FSC 再生材料、友善環境
  • 觸控控制
  • 環境音聆聽功能

 

House of Marley 是雷鬼音樂教父 Marley 創辦的音響品牌,旗下許多的藍牙喇叭、耳機都相當的出色,其對聲音的詮釋及音樂相當優異。在雷鬼家族調教下,聲音的解析力及動態感,表現的相當好,飽滿的中低音,及協調的三頻分布,讓這個其品牌下的耳機聽敢表現優異。

 

其同系列產品 Marley Liberate Air 在 2019 CES 大賞被評價為 4 款最佳真無線藍牙耳機之一,其音效媲美Sennheiser MOMENTUM、鐵三角 ATH-CKR7TW這兩款頂級耳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將其納入排名第三名的原因,整體的音效、質感、設計感、獨特性、電力都有相當好的表現,而且其價格仍保持在5千元以下,算是高價位中CP值相當不錯的產品。 

 

今(2020)年 Marely 繼 Sony, Apple AirPods Pro後,推出 Redemption ANC 主動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這款 Redemprion ANC 真無線耳機在規格上表現得相當優異,採用最新高通QCC5124晶片、主動式降噪、環境音通透模式、智慧感應(拿下耳機即暫停音樂)、Type-C(USB C)、高通 aptX...等,這些規格可以說是目前ANC降噪系列的的規格。除了規格外,這款耳機的音效也是表現得相當優異,低頻的力度表現突出,三頻的解析,分離度也很好,加上其售價僅需5,980元,甚至低於其他非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音質我們將其推薦給您。

 

8. Cleer Ally +

Cleer Ally Plus 真無線藍牙耳機

 

產品特色

  • 藍牙 5.0
  • ANC 主動式降噪
  • 高通 QCC 5124 
  • 環境音功能
  • 單次 10hr 續航力
  • CVC 8.0 通話降噪

 

Cleer 是源自美國的音效耳機品牌,自2012年起就陸續推出許多創新的藍牙耳機、藍牙喇叭產品,多項產品獲得 美國 CES、德國紅點 RedDot 設計獎等獎項,是美國新興崛起的品牌,同時在歐洲地區也頗有知名度,像是世界最強百貨 Selfridges 及 英國最著名的奢侈品百貨 Harrods 都有設置 Cleer 耳機、喇叭的音效專櫃,如果你想要有一款精品級的耳機或喇叭,可以看看 Cleer 的商品。

 

這款 Cleer Ally + 真無線藍牙耳機,採用最新的高通 QCC 5124 晶片,支援一些新的技術例如:ANC主動降噪、智慧感應、CVC8.0通話降噪、Google Fast Pair 2.0快速連線等,耳機的控制採用觸控方式,上下滑動即可控制音量大小聲,相當人性化,音質的部分,採用10mm 釹鐵單體,聲音圓潤、厚實、深淺,三頻均勻,聲音耐聽不油,整體聽下來有頂級音效設備的感受,如果想要一支好一點耳機,Ally + 值得推薦給您。

 

7. Sennheiser CX 400BT 

Sennheiser CX 400BT

產品特色

  • 7 mm 超寬頻微型單體
  • 最新藍牙 5.1 規格
  • 單次 7 小時電力
  • 聲音清晰宏亮
  • 專屬 APP
  • 通話降噪

 

Sennheiser 是來自德國的高級音效品牌,如果你有在使用耳機或是麥克風,應該會知道這個品牌,Sennheiser 主打音質為主,無論是麥克風或是耳機都是主打音質,在聲學上的造詣相當深厚,在全球市場上耳機市場上,Sennheiser 的品牌更是名列前茅,所以如果你是一位音質追求者,可以考慮這個品牌。

 

這款 CX 400BT 是屬於Sennheiser 的平價款真無線耳機,雖然是平價款式,但已經有許多的評測,推薦這款耳機的音質相當不錯,像是知名國際媒體 CNET 評測提到,如果預算有限,又想要找到一款音質不錯的耳機,那麼 CX 400BT會是不錯的選擇。音質的部分,其音場相當寬,解析力的細節也很優異,加上有力的低音與自然的中音,整體的平衡相當完美,在6千多的價位上,是很值得推薦的。

 

6. AUSOUNDS AU-Stream ANC 

AUSOUNDS AU-Stream ANC 

產品特色

  • 13 mm 超大驅動單體
  • Qi 無線充電
  • 聲音極致純淨
  • CES 獲獎降噪技術
  • 通話品質優異

 

AUSOUNDS 這品牌受到葛萊美獎級的音樂人大力推薦,如果你很喜歡 Lady Gaga 或是 Rihanna ,那你應該就會認識她們的超級製作人 Brain Kennedy(簡稱 BK),BK 是AUSOUNDS 的品牌大使,同時也極力推薦這品牌的音效設備,包括耳機或是其他相關產品,其主因是AUSOUNDS致力於為音樂人設計好用,且音樂性強的商品。

 

這款 AUSOUNDS AU-stream ANC 獲得 2020 CES 主動降噪耳機創新大獎,同時附有 4組 降噪通話麥克風,讓通話效果滿清晰的,耳機採用三層 13mm 複合式大動圈,聲音相當純淨均衡,初次測試,帶了一個多小時,耳朵的聆聽感仍不覺得疲累,如同上述,是很適合長時間聽歌的音樂人。同時這款耳機獲得美國媒體 CNET 評鑑為最好的降噪真無線耳機,再加上其只要 4,680 不到5千的價位就可以獲得,在音質、品牌、設計、CP值上,都是很值得推薦的好耳機。

5. JLab JBuds Air Icon

 

JLab JBuds Air Icon 真無線藍牙耳機

圖片來源:JLab Audio

 

產品特色

  • 藍牙5.0
  • 超高CP值
  • 充電盒內建USB充電線
  • 8mm驅動單體
  • 免APP可調EQ Model
  • 口袋大小攜帶方便
  • 音質超越同價位商品
  • 觸控式控制


JLab Audio 在2020年最新產品為 JBuds Air Icon 真無線藍牙耳機,這是款主打超高CP值的真無線耳機,在美國 Amazon 獲得 4顆星以上的超高評價,其搭配 JLab 白金級 8 mm 驅動單體 ,結合 3 組免 APP 可快速切換的 EQ Model,讓其音效可以相當的客製化,電力單次6小時,觸控式控制,加上 JLab 的音效技術,讓這款耳機的音質特別出眾,在這個價位中,表現突出。

 

同時根據 2019 美國 The NPD Group 研究單位指出,在美國 100 美元以下真無線銷售冠軍為 JBuds Air Family 系列耳機,而 100 美元以上銷售冠軍則為 Apple AirPods,這樣研究單位出的報告,可信度相當的高。我也有參考該資料來作為評分標準。最後,我們評定JBuds Air Icon 為第一名的原因,是它的CP值,再加上其音質略優於升級前的 JBuds Air,搭配各項表現如:音質、連線、配戴舒適、防水、產品品質...等因素,其表現都在水準之上,但價格僅為其他頂尖產品的二分之一不到。

 

4.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產品特色

  • 11級可控消噪
  • 單次電力6小時
  • 降噪效果優異
  • 快速充電
  • 觸控控制

 

降噪功能一直是 Bose 品牌的主打特色,在上一款 BOSE SoundSport Free 真無線耳機,並沒有 ANC 主動降噪功能,在2020年,各耳機品牌紛紛推出ANC主動降噪功能,BOSE 今年也推出首款 ANC主動式降噪真無線耳機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讓真無線降噪耳機市場多一個很好的降噪耳機可以選擇。

 

Bose QuietComfort 支援 10個級距的 ANC 降噪調整,同時支援 Qi 認證的無線充電,採用最新的藍芽5.1規格,搭配IPX4防水等級,加上 Bose 獨家調音,在降噪加持下,音質表現很不錯,三頻均勻,音場壯闊,大型樂曲也可以駕馭,耳機內附耳內穩定器,讓這款耳機配戴更穩定,算是一款動靜皆合宜的耳機,惟售價部分需要 9,900元,算是價格較高的產品,預算較充裕的玩家可以考慮這款商品。

 

3. Epic Air ANC 

JLAB EPIC AIR ANC

圖片來源 :JLab

 

 

產品特色

  • ANC主動抗噪耳機 (降噪耳機)
  • 6支麥克風收音
  • 入耳偵測
  • 美式調音音質佳
  • 充電倉支援無線充電
  • 支援APP調整降噪強度
  • 支援APP更新韌體、調整指令

 

Epic Air ANC 是JLab 2020 推出的 ANC 主動降噪耳機,耳機功能相當齊全,從ANC主動降噪、環境音、入耳偵測、支援APP控制、更新任體、調整指令、六支降噪麥克風、低延遲模式...等,電力的部分也是提升到單次12小時,搭配充電盒可以達48小時,整體的規格算是市面上很完整的規格。

 

音質的部分,Epic 算是 JLab 裡面音質較好的系列,在調音上,低音的表現力度算飽滿,中、高音清晰度表現也不錯,很適合喜歡低音的玩家。加上 APP  裡面可以針對 EQ 音場進行客製化的調整,設定完畢後,可以切換到自己喜歡的模式。耳機的售價為 3,680 元,這樣的規格以這樣的價位來看,CP值相當優異,想要試試主動降噪、APP控制耳機的玩家,我們很推薦這款 Epic Air ANC 給您。

 

2. APPLE AirPods Pro 

Apple Airpods Pro

圖片來源 :Apple

 

 

產品特色

  • 主動抗噪耳機 (降噪耳機)
  • 麥克風收音佳
  • 與APPLE iPhone 連線穩定
  • 入耳式音質好
  • 充電倉支援無線充電
  • 耳機服貼度APP測試(測試耳塞尺寸)
  • 觸控滑動控制

 

Apple AirPods Pro 這次主打的重點是 ANC 主動抗噪功能,目前市面上主打抗噪功能的耳機有 AirPods Pro 與 SONY WF-1000XM3藍牙耳機,電力的部分,官網的標示為一般使用達4.5小時,搭配充電倉達24小時,充電五分鐘可以聽一小的功能,經過測試,電力的表現跟官網所敘述的差不多。另外進行延遲部分的測試,在與 iPhone 11 測試 Youtube 及 Netflix兩種影片的播放下,幾乎沒有任何延遲,所以如果你是 Apple 系列玩家,可以安心使用。

 

音質的部分,AirPods Pro 改變了入耳式服貼設計及增加主動抗噪功能,所以音質的表現較前一代與 AirPods 2 表現更佳,中低音的厚度與整體的音質融合度都比前一代來的更好,整體的聽音樂感是偏美式風格,沒有強調某些頻段,音樂久聽也舒服,同時在主動式抗噪的加持下,讓聲音的品質再提升。另外因為有了主動式抗噪功能,AirPods Pro 有三種模式: 降噪、關閉、透明模式,其中透明模式就是一般環境音模式,在開啟後,可以聽到較多的環境聲音,這個功能可以讓我要與人講話的時候,不用脫下耳機,相當有創意的功能。

 

 

1. JLab JBuds Air ANC

 

JLAB-EPIC-AIR-ANC_700.jpg

圖片來源:JLab Audio

 

產品特色

  • 最新藍牙5.2
  • 降噪耳機超高CP值
  • 充電盒內建USB充電線
  • 12mm驅動單體
  • 單次使用 10 Hr
  • 可調3組 EQ 
  • 口袋大小攜帶方便
  • ANC主動降噪
  • 支援低延遲模式
  • 觸控式控制


JBuds Air Family 在 2019 - 2020 年間,在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已經創下不錯的銷售佳績了。在 2020 年底推出的 JBuds Air ANC 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以 2,599 元的售價搭配藍牙5.2的最新規格,在目前ANC降噪真無線耳機市場中,投下一顆 CP值的震撼彈,讓無法入手 5-6千元起跳的降噪真無線耳機消費者有了更佳的選擇。 

 

JBuds Air ANC 雖然外型看起來與 JBuds Air 相似,但其實它的體積比較小,入耳耳道處有做人體工學的耳型調整,讓配戴更舒適,採用 12 mm 大單體,單次10小時電力,總共 4支 麥克風 搭配 JLab 獨家 C3通話降噪,讓通話更清晰,同時支援單耳降噪,降噪技術採用 Smart ANC 會根據環境做降噪強度的調整,實際測試,在固定頻率的降噪效果上還不錯,也不會有過度耳壓,惟這款耳機並沒有支援JLab APP功能。但是約2千5百元的價位來看, 這樣耳機以這樣的價位來看,很值得推薦。

 

最後謝謝您的用心閱讀,ironpig  評測團隊會持續為大家分享最新消費者電子產品資訊。

 

 

 

文章說明:
(1) 本文為 ironpig 團隊彙整外媒、評測級相關資料結果。
(2) 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或資料內容是自產內容、引用網路及各網站蒐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

 

編輯日期:
(1) 最新更新日期:2020年11月26日
(2) 文章發表日期:2019年8月24日

 

報導屬性:推薦BEST 
undefined
延伸閱讀:2020年每個人都該擁有!最佳無線運動藍芽耳機推薦

undefined

延伸閱讀:Apple AirPods 2 完美替代方案 - 5款真無線耳機推薦

undefined

延伸閱讀:2020 最佳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